有个在装修朋友跟我说他比较倾向于做半包的原因,并不是他有太多时间、想天天往建材市场和工地上跑,而是因为担心把钱给了装修公司之后,装修公司在材料上“偷梁换柱”或者在施工上搞鬼。对于这件事,南充装修小编只能给分享自己总结的一些装修猫腻给大家,在装修的时候警惕一下这些猫腻就好了。

一、“漏报”一些必用的家装主材
在家装工程中有部分家装主材是必须要用到的的。而那些带着坏心眼的个别家装公司在给业主报价时,为了以低价拉住客户,故意漏报某些主材。往往那些次装修的新手业主很容易被这种价格“合理”的低廉报价单所吸引,从而爽快签约。在接下来的家装过程中,为了工程的正常施工,业主又不得不为家装公司这些“漏报”项目买单。所以,聪明的业主会结合图纸与房屋现场情况,与家装公司一同搞清楚所有需要的主材,并在签订施工合同时一并标明。

二、模糊材料级别、品质、规格
不规范的装修公司和装修游击队通常都是在报价单上写明了需要材料的类别,也标明了材料需要的数量,但是却没有说明选用的级别、品质、规格等细节内容。要知道,即使同一个品牌的材料,也有不同的种类与等次之分,何况连品牌也不分呢?比如,家装中造价的材料——瓷砖,不同的产地、品牌的同一规格的产品价格,有时候是天壤之别;而同品牌不同系列的产品,有时候在价格上也有较大差距。通常,仅仅报一个面积和材料大的类别的价格,是笼统的,也是有可能出现漏洞的。所以业主应该要求报价单的每一项尽可能详细地说明材料的品质、级别、规格等要素,这样也便于装修期间核查材料是否按指定的要求采购。

三、施工项目数量猫腻
这里又分为故意漏项和故意增项两种。对于装修公司的这种手段,最有效的方法还是熟悉设计图纸,根据设计图纸检查施工项目。此外也可以请第三方监理帮忙审核施工项目。
故意漏项:很多装修公司在报价时,往往漏掉一些必不可缺的施工项目,因此报价单上就没有此项的收费。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业主迫于无奈只能增加这项施工的开支。
故意增项:这里说的增项主要是指装修公司将某些施工项目拆分,看起来好像预算更加详细,单价很低,从而多算了一遍钱。为防止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先找出报价单中一些有联系的项目,将他们的总价加起来,然后和市场同样的东西比较价格,看是否无故相差太多。

四、施工工艺含糊不清
一般那些不正规的装修公司在报价单上会把施工工艺写得含糊不清,造成一些不起眼的漏洞,通常业主在看造价的时候,更多注意数字而忽视文字说明。我们可以从主观与客观上这两个两方面来分析。
主观原因是不正规的公司,在低收费的背后,主要靠含糊工艺说明,方便日后提高收益。
客观原因则是因为没有水平比较高的资料人员,难以写出言简意赅的施工工艺说明,等竣工后感觉利润可以乘机提高的时候,再让业主追加造价。

家装行业是一个很复杂的行业,材料丰富且工序繁多,由于大部分消费者缺乏对家装设计、施工、选材、价格等的基本知识,给诸多不良商家创造了“忽悠”的土壤。因此,业主多学一点装修常识,尽量了解关于家庭装修的各项工程施工工艺标准,这样在防止出现施工工艺漏洞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点此获取专业设计师免费量房设计
>> 8秒计算装修需要多少钱